陳冰對待工作非常認真,每天一早來到法庭,最先做的就是到每個團隊、每個辦公室轉一圈,主動詢問同事,當天有哪些需要送達的法律文書。陳冰表示,基層工作非常辛苦,有時還很難得到群眾的理解,但越是如此,就越要踏實、勤懇地做好本職工作,為轄區發展做出貢獻。[詳細]
董希林,青島人,中共黨員,2001年大學畢業后,被選調到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工作,現為蘭山法院半程法庭員額法官 、審判團隊長。[詳細]
大眾網記者 劉元迪 通訊員 王碩 今天,大眾網記者帶您走進蘭山區法院刑事審判庭,走近22年堅守、只用證據說話,被朋友戲稱"黑臉包公"的良知法官曹雪峰。[詳細]
編者按:近日,中共中央決定追授黃群、宋月才、姜開斌、王繼才四位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因工作業績突出,2016年,陳同被評為蘭山區先進工作個人;2017年,陳同所在審判團隊被評為蘭山法院優秀團隊。[詳細]
“將法官從紛繁復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專司審判,是司法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碧m山法院立案庭書記員李娜說,蘭山法院成立送達組后,將適合集中辦理的送達事項從審判執行一線剝離,統一辦理,為審執工作提供了優質高效的輔助。[詳細]
2016年7月,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進行了審判執行團隊改革?!比ツ?,劉進因為工作業績突出,受到了院里的嘉獎,今年僅一、二月份,他帶領的團隊就結案201件,在全院名列前茅。[詳細]
“成立團隊后,大家都為這個‘小集體’去分擔、去努力,圍繞著主審法官,共同處理案件,團隊間向心力更強了?!苯衲?月份,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全面推行審判執行團隊建設,在基層法院工作4年的法官王偉鵬對改革后的變化感受頗深。[詳細]
今年7月,蘭山法院在全市率先嘗試審判執行團隊模式建設,執行局成立了12個實施團隊和1個異議裁決團隊。異議裁決團隊主審法官管曉蒙說,實行團隊改革后,自己從繁瑣的管理性事務中解放出來,對案件處理更加專業化,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保證了案件的公正性。[詳細]
今年7月份,蘭山區人民法院全面推行團隊建設,調到方城法庭擔任綜合案件審判團隊主審法官的孫宗坤說,審判團隊成立后,人員分工明確,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詳細]
今年7月份,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進行了審判團隊改革,在全院建立了51個審判執行團隊。蘭山區人民法院半程法庭副庭長董希林說,實行團隊改革后,團隊中人員相對固定,更有利于培養成員間的默契協作,提高審判效率。[詳細]
今年7月份,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全面推行審判執行團隊建設,法官王效賢憑借在民商審判領域的專業特長,主動申請調往審判一線工作,大膽創新。團隊成立2個月以來,共計受理各類保險合同糾紛案件249件,審結132件,走出了一條“高效審判新路徑”。[詳細]
大方干練、平易近人是南坊法庭副庭長孫曉給人的第一印象。雖然有10年專業性案件處理的工作經驗,但孫曉坦言,剛開始到南坊法庭時很糾結,以前沒有接觸過綜合類的民商事案件,處理起來很陌生,帶領審判團隊也頗有壓力。但是在與審判團隊成員的互相幫助下,自己快速適...[詳細]
面對收案數量持續上升、審執壓力日益增大的“窘境”,蘭山區人民法院嘗試推行審判團隊建設,使法官辦案潛能得到激發,辦案效率有了很大提升,副庭長陳成合心里更有譜,不再像以前那樣著急。[詳細]
馬勇是蘭山區人民法院蘭山法庭副庭長。曾經,面對收案數量持續上升、審執壓力日益增大的情況,“法官+書記員”的傳統模式使得馬勇常有“捉襟見肘”的感慨。今年7月份,蘭山人民法院推開審判執行團隊改革,新增的法官助理為馬勇卸下不少“小包袱”,讓“馬團長”能夠...[詳細]
自2015年起,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開啟團隊模式探索,8月-9月,成立駐臨沂市交警直屬一二三大隊法官工作室。今年7月,成立三個交通事故案件審判團隊分別對應三個交警直屬大隊。談及團隊模式,從業30多年的“老法官”姚俊鵬感受深刻,他覺得,這一改革讓庭長定位也有...[詳細]
今年7月份,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全面推行審判執行團隊建設。執行二庭副庭長劉世進說,改革后的執行團隊相比以前,人員更集中,執行力量更強大,綜合協調能力大大增強。[詳細]
“審判團隊的改革,使得團隊之間分工更加明確,提高了審判團隊的專業化和審判工作的高效化?!?蘭山區人民法院駐交警直屬三大隊法官工作室的主審法官諸葛少飛說。自2015年10月份,蘭山區人民法院“法官工作室”進駐交警大隊,由于轄區案件主要以交通事故案件為主,...[詳細]
今年7月份,蘭山區人民法院全面推行團隊建設以后,組建了刑事速裁團隊。主審法官王小木感覺,刑事速裁團隊的組建,真正實現了“簡案快審、繁案精審”,工作效率和結案速度均得到大幅提升?,F在,刑事速裁團隊辦理的案件,絕大多數案件庭審過程只需5分鐘。[詳細]
“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剛剛的案子有些問題耽誤了點時間?!币姷酱蟊娋W記者第一眼,法官李向欣送出的“見面禮”居然是略帶愧疚地解釋,真是出乎意料。采訪中,李向欣以女性特有視角,給記者講述了女法官的工作、生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