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位市民正在將吃剩下的飯菜打包。
|
|
大眾網臨沂1月25日訊(記者 韓紀功 實習生 袁和花)近日央視報道稱,國內在餐桌上每年倒掉兩億人一年的口糧,這種浪費讓人觸目驚心。宴請中的鋪張浪費現象在臨沂有沒有?根據調查,隨著中央政府的要求,以及全市“文明餐桌行動”的推動,家宴、婚宴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打包者。“到今年,90%以上的家宴都會打包。”臨沂市飲食服務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這樣回答。
>>新聞背景:全國每年宴會倒掉兩億人一年的口糧
餐桌上杯盤狼藉,滿桌剩飯剩菜,很多人已經對中國式“剩宴”司空見慣。不論是高校食堂還是各類餐館、飯店,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中不乏好食物,餐飲浪費觸目驚心、發人深省。1月22日,央視播出了“舌尖浪費”的調查。統計顯示,目前我國仍有幾千萬人尚未跨過溫飽線,但糧食浪費問題卻異常嚴重。
央視畫面顯示,在一所大學的食堂,大約有一半的同學,餐盤里都會剩下食物。才下午5點半,食堂的泔水桶里已經裝了近半桶食物。在一個婚宴上,客人吃完走了,桌子上卻剩下一盤盤的魚、肉和蔬菜,有的幾乎沒怎么動,也沒人打包,服務員只好整盤倒掉?!?br />
廣西大學農學院教授李容柏表示,根據初步的調查,大概每個家庭或者說每個飯館都有10%左右的糧食浪費了,“一般人認為這樣的浪費不是很嚴重,因為還有90%都用掉了。但是實際上如果我們從大的方面、國家的層次考慮的話,那么10%就等于我們10個省中浪費了一個省的糧食,從這個層面說就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了”?!?br />
來自中國農業大學調查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存在嚴重的食物浪費現象,調查人員選取大中小三類城市,共對2700臺不同規模的餐桌進行分析測算,保守推算,全國一年僅餐飲浪費的蛋白質和脂肪就高達800萬噸和300萬噸,這相當于倒掉了兩億人一年的口糧。 面對這種鋪張浪費,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中央于前段時間出臺了包含“嚴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訪、送禮、宴請等拜年活動”等在內的“八項規定”、“六項禁令”。
>>記者調查:兩個酒店的婚宴均有人在打包
1月24日,臘月十三,是個結婚的大日子。臨沂市區的大街上,鞭炮轟鳴,彩車不斷,這也讓接待婚禮的酒店忙得不亦樂乎。
當天下午1點30分至1點45分,記者先后來到市區新聞大廈和臨沂賓館兩處接待婚宴的地方,發現客人吃完喜宴后,很多市民選擇打包。“我們自己花錢買的菜飯,可不能浪費了,吃不了就要打包帶走。”1點30分左右,在新聞大廈參加完孫子喜宴的劉奶奶邊打包邊跟記者這樣說,“我覺得打包很正常啊,沒什么丟人的。”老人看著其他親戚也在打包,連連點頭。
隨后,記者在臨沂賓館一家喜宴現場發現,無論年輕的賓客,還是上了年紀的賓客,也都在打包。“現在吃完飯打包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打包丟人的觀念已經落伍了,而且浪費也會受到良心上的譴責。這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現在人的觀念在轉變。”一家賓館服務生王磊這樣介紹了自己一年來所看到的變化。
據了解,為了能讓客人體面地帶走剩飯菜,市區一些酒店還會免費提供食品袋和打包盒。“隨著打包者越來越多,我們酒店基本上都不會有大量的剩菜,浪費的糧食菜品比前幾年少多了。這說明打包已經成了再正常不過的事。我們酒店會根據客人需要,免費提供一些精美體面的打包盒,方便客人帶走。”市區一家酒店相關部門負責人對客人對待“剩宴”的態度表示贊賞。
1月24日,臨沂市飲食服務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他了解,目前雖然用公款吃喝浪費現象依然存在,但是,隨著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和全市“文明餐桌行動”的推行,這種浪費也有所減少。尤其近年來,家宴浪費更是少之又少,“90%以上的家宴都會有人打包,很多人覺得不打包就是在浪費自己的錢”。對于這種行為,這位負責人很認同。
>>專家算賬:每桌剩余量為30%,臨沂一年會倒掉4.8億
這幾年,隨著獨生子女一代逐漸進入結婚生子的年齡,結婚、慶生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宴請規格也是越來越高。記者從市民政部門了解到,2012年全市結婚登記的新人約有11.2萬對,而今年也是結婚的旺季,預計今年結婚登記的新人應該有10萬對左右。
盡管結婚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在酒店辦婚宴,還是絕大多數新人的選擇。雖然有人選擇旅行結婚,抑或是其他方式,但最終,絕大部分新人結束婚禮后,還是會在酒店補請親朋好友。臨沂市區一家婚慶公司的司儀楊先生介紹說,他去年主持過近百場婚禮,其中在酒店辦婚禮占到目前結婚形式的90%以上。
臨沂市飲食服務行業協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為婚宴浪費現狀粗略地算了一筆賬,按目前臨沂市區的行情,以每對新人平均擺20桌、每桌的價格800元來計算,一場婚宴的花費為16000元。每桌剩余量假設為30%,每桌有240元要倒掉的話,整場婚宴至少要倒掉4800元的飯菜。按照一年全市10萬場婚宴,婚宴浪費保守估計也能達到4.8億元以上。雖然這只是一種推算,但從中可以感受到婚宴浪費的程度有多嚴重。
>>浪費背后:價格看漲,一桌婚宴起價500多
婚宴價格不斷上漲,也將意味著若是鋪張浪費,會讓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近幾年,臨沂市區的婚宴價格是一路看漲,前幾年的三四百元包桌已經很少見了,絕大部分酒樓的婚宴的起步價已經在一桌600元左右,超過1000元一桌的星級酒店或是高檔酒樓也不少見,個別四星級以上的酒店還達到了2000元一桌。
“現在人們結婚選擇500元——1000元價格區間的最多,擺的桌數以二三十桌最為普遍。”一家賓館工作人員介紹說。多名酒店工作人員證實,以前婚宴剩菜的確較多,有三到四成都倒掉了。
一家婚慶公司負責人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吃喜宴不再是改善生活的一種方式,很多菜大家都只是稍作品嘗。觀念沒改,婚宴仍是過去那種大魚大肉一大桌,因此浪費起來會相當嚴重。
>>延伸調查: 愛面子 公宴打包者少
吃飯有剩菜很正常,但宴會中剩下的菜大多卻進了泔水桶,很多人礙于面子,不想打包,尤其是在一些公宴上,打包者更是少之又少。
據臨沂市區一家酒店的服務生小劉介紹,以前來酒店參加婚宴的人吃完飯,大都是一桌人迅速離席,幾乎沒有人留下打包。不過,現在,這種現象有所改善。但是,請朋友、客人的,最后打包的還是很少。“他們主要以喝酒、聊天為主,吃菜少。飯后請客的‘老板’一般不會打包,覺得丟面子。”小劉這樣介紹。
“請別人吃飯,寧愿剩下也不能少點,不好看!”在臨沂市區一家事業單位上班的高健說起餐桌上的浪費,也頗有感慨,“如果是自己的朋友或者相熟的人,打包就打包了,但要是單位或者宴請重要客人,打包就顯得很沒面子。” “我一年也會參加幾次宴請,從來沒打過包。有時也覺得很多東西沒動就扔了怪可惜的,但又覺得這是別人請的宴席,自己怎么好意思吃完了還帶著走?”市民蘇菲無奈地說,她還表示,衛生問題也是自己不打包的主要原因:“那么多人在一桌上吃飯,認識不認識的,剩菜是否還衛生,綜合這些因素,自然剩菜就很少有人要了。”
在隨機采訪的十幾位市民,持高健和蘇菲觀點的接近80%,代表了多數人的觀點,很多人因為講面子、講排場,應酬時會點很多菜。有關社會學專家認為,中國人大吃大喝的問題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遭到過熱議,明知道是浪費,卻因為“面子”一直未杜絕。“奢華的吃飯方式起源于物質貧乏的歷史階段,多點菜成為體現熱情的方式。”這位專家分析說。(wxx) |
(責任編輯:謝加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