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書記”李洪濱、“副書記”李春光介紹小學的建設情況

“第一書記”李洪濱與三峪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昌順一起看社區的社情民意調查表

“第一書記”李洪濱與三峪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昌順一起查看首批種植的經濟苗木

村里建設的合作社,解決了附近六個自然村的桃子銷售問題
大眾網記者 鄧夢嬌
“種這種經濟苗木,一棵算上人工費在一塊二毛錢左右,一年以后長成,預計一畝地一年能收入一萬五千元左右,之前這些地都種花生、玉米,一畝地一年也就收2000元左右??墒欠撕脦追??!币誓峡h岸堤鎮三峪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昌順告訴記者。而這一切都得益于今年5月,臨沂市教育局選派任職“第一書記”李洪濱、“副書記”李春光的到來。
今年5月份,臨沂市教育局選派“第一書記”李洪濱、“副書記”李春光到村任職后,主動走訪調研社區情況,發揮教育資源優勢,四處跑項目,籌資金,改變村里的辦學條件。積極改善山社區服務條件。引進經濟苗木,為當地百姓拓寬致富路。
170萬建標準化學校 1500余冊圖書豐富社區群眾文化生活
“原來學校面積小,學生多的時候,要兩個年級擠到一個班里上課。加上校舍有限,五、六年級的學生要到12公里外的岸堤鎮中心小學就讀?!比鐓^黨支部書記張昌順說:“我們這邊山路多,小孩子上下學都是父母接送,騎電動車的話也要30多分鐘,遇到下雨天、下雪天只能步行?!?/p>
駐村伊始,“第一書記”工作組通過走訪了解到,沂南縣岸堤鎮三峪小學始建于1966年,因建校時間久,資金投入不足,校舍多是為D級危房,場地也未進行硬化,教學輔助用房、各種功能室、音體美器材、多媒體信息設備嚴重缺乏。
“副書記”李春光告訴記者:“雖然學校年久失修,但是附近董家峪、馮家莊子、東蔡峪等9個自然村一至四年級的孩子大都在這邊上學?!?/p>
“第一書記”工作組發揮教育優勢,四處跑項目,籌資金,改變村里的辦學條件。在臨沂市教育局的幫助下,籌集170萬元資金,推動學校標準化建設。目前學校已正式動工,預計到明年6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
“學校建成后,俺家孩子再也不用跑十幾里的山路去上學了?!笔┕がF場,一位村民激動地說。
“我們利用學生暑假的這段時間,先把幼兒園部分建好。開學后,學生先在幼兒園上課,不會耽誤學生課程進度?!薄暗谝粫洝崩詈闉I說。學校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標準配備相關配套設施,建成后能滿足社區內幼兒、小學上學的需求,孩子可以在家門口上學。
在建設標準化新校舍的同時,“第一書記”工作組繼續發揮教育資源優勢,積極協調臨沂市教育局向社區捐贈價值1萬余元的圖書1500余冊,豐富社區群眾的文化生活。
推廣苗木種植助村民增收 建立合作社拓寬銷售渠道
在走訪調查中,“第一書記”工作組還發現,三峪社區耕地大多是山嶺薄地,塊小分散,不適宜大面積耕作,而且常年以種植花生、地瓜等傳統作物為主,村民經濟收入微薄。
為了提高村民的經濟收入,“第一書記”工作組組織干部群眾到河東、羅莊、蘭山區義堂鎮實地考察苗木種植后,“第一書記”李洪濱決定改變當地種植結構??善鸪醮迕駛兎e極性卻不是很高,大多都在觀望。為打消村民心中的顧慮,村支書張昌順率先在地里種上了經濟苗木。
“種這種經濟苗木,一棵算上人工費在一塊二毛錢左右,一年以后長成,預計一畝地一年能收入一萬五千元左右,而我現在是種植了有六畝地?!比鐓^黨支部書記張昌順告訴記者:“之前這些地都種花生、玉米,一畝地一年也就收2000元左右。如果再找人,搭上人工就不賺錢了,還得賠錢?,F在只需澆足水、拔草、施肥就可以,很好管理?!?/p>
“試點成功后,我們打算讓經濟苗木種植形成規?;?,初步打算種50畝?!崩詈闉I說,到時候社區會選出致富帶頭人,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眼下正值蜜桃集中上市季節,沂南縣岸堤鎮三峪社區的村民正忙著采摘和銷售的事情。以前,由于位置偏僻、銷路零散,賣桃難一直是困擾村民的大問題。第一書記李洪濱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主動幫村民聯系起銷售的事來。
“以前買桃子都是趕集賣,一天最多賣個三筐五筐的,設了收購點之后,家里的桃摘了直接賣到收購點,價格還怪好?!币誓峡h岸堤鎮三峪社區蜜桃種植戶杜田忠說。
“村里成立這種小型合作社,像這種賣東西的方式,既節省了人力節省了物力,還又保持了價格,又把資金及時到老百姓手里去?!薄暗谝粫洝崩詈闉I告訴大眾網記者,目前,這樣的小型合作社已有4處,解決了附近六個自然村的桃子銷售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本身的教育資源優勢,抓住社區統一改造建設的有利契機,通過土地流轉、資源整合等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壯大集體經濟。進一步摸清村情民意,培養致富能手?!薄暗谝粫洝崩詈闉I說。